返回首页
您还没有登录!   登录 | 免费注册 | 搜索 |
创叶普洱茶
  文章
普洱茶的“对手观”

前一篇 [转载]普洱茶的深度分销 新一篇 普洱生熟新解

原文地址:普洱茶的“对手观”作者:吴疆

普洱茶的“对手观”

 

《普洱茶营销》第一章第三小节

“冷酷打击,坚决消灭”,是中国企业对待同行的一个共同作风。这一点,在普洱茶身上可以说体现得淋漓尽致,某些企业的“一枝独秀”正是以整个产业的惨败作为代价的。反观日本电器,索尼、松下、三洋、夏普、东芝、日立、富士、佳能奥林巴斯.....哪一个不是响当当的品牌。而日本电器正是以集团军的态势傲然于天下的。普洱茶之兴,何尝不是如此,正是整个行业形成集团军的态势去冲击市场的结果。

 

“伪文化”和“资本炒作”把普洱茶推向了一个充满了暴利和毫无游戏规则的行业。伪老茶、境外青、中小叶种、烘青茶,表面看仅仅是伤害了品牌,深层次的却是把普洱茶的整个诚信所丢失。邹家驹先生在一次茶叶会议上同安徽同行交流的时候,该同行告诉他,普洱茶的热度,把他们多年积压的“绿陈茶”一扫而空。

马克思说过,资本只要有300%的利润,就敢冒上绞架的风险。事实上,普洱茶热中出现的伪历史、伪科学、伪老茶、境外青、中小叶种茶、烘青茶、过度炒作等等现象,无不是在毒害这个产业。但是,恰恰是这些赚钱的“潜规则”是邹炳良、罗乃忻、陈世怀、彭学珍、戎加升、唐杰、阮殿蓉、王熙群、王霞、侯建荣......众多茶人不愿、不想、不敢做的。

 

当今中国的商业界仍是一个潜规则横行的时期,正如文学家余秋雨对中国历史所观察的那样,“我们的历史太长、权谋太深、兵法太多、黑箱太大、内幕太厚、口舌太贪、眼光太杂、预计太险,因此对一切都构思过度。”

 

再来看资本运作,对于大多数云南茶企的掌门人而言,哪里又曾听说“资本运作”的词汇。只觉得风水轮流转,该他们发财了。殊不知,重重陷阱早已埋伏好了。茶人和资本家,就像乒乓球国手和拳击国手过招,在各自的领域里他们都是顶尖高手,一对打,茶人焉有不败之理。

 

我们奉行的是对“对手无情的打击”的原则,漠视市场游戏规则和道德感。为了利润可以抛弃一切道德秩序和游戏规则的约束,这种极富破坏性的技巧却被视为是某些企业家极富商业智慧的一部分。

 

从来也没有哪一个茶类如今天的普洱茶般如此复杂、诡异,绿茶品饮了几千年,发展了几千年,发展成一种清饮文化,品茶——被视为一种高雅的事。普洱茶,却成为了一个名利场。

 

这是一个不讲究规则和道德的竞技场,机会永远属于那些胆大包天的人。然而商业终归是一场有节制的游戏,任何超出了能力极限的欲望,都将引发可怕的后果。不可否认,普洱茶的热潮,引来了一帮高手,他们往往有较好的专业素养,在某些领域有超人的直觉和运营天赋,同时,他们又仿佛是一个职业赌徒,敢于在机遇降临的那一刻,倾命一搏。成者上天堂,败者落地狱,其微妙之处完全在于天时、地利与人和。

 

资本的本质就是逐利的。从这一点看,行业低谷和高潮的周期变化会越来越快,因为行业跌入低谷时,资本就会在其中发现创造价值的机会;而一旦进入高潮,资本又会敏感地嗅到风险,想办法全身而退。利润越大,风险越大。往往,巧妙腾挪与弄巧成拙只有一线之隔,“一朝得手”与“长期拥有”却是两码事。

 

我们至今缺少对一种简单而普世的商业逻辑的起码尊重,缺少对公平透明的游戏规则的遵循,缺少对符合人性的商业道德的敬畏。

 

尊重对手,就是尊重彼此间的游戏规则,就是尊重自己。食品行业毕竟不是其他行业,对商业规则的遵守和商业道德的坚持,马虎不得。


2011-06-04 16:25:27 |  浏览 (785) |  收藏 |